富士康与苹果公司的关系
作者:锁老板(www.521-1314.com) 来源:本站 发表时间:2023/6/5 19:11:15 浏览 次
富士康靠着中国大陆政府的支持、中国大陆完善的基建、供应链体系和充足的高素质人口,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是苹果的御用代工厂。2007年,富士康开始为苹果代工第一代iPhone,与苹果紧密合作,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富士康的成功也离不开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势崛起,以及中国大陆政府在基建和供应链体系上的投资。中国大陆的高素质人口也成为富士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近来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言论却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在媒体面前威胁撤离厂房并吊打工人的举动,完全不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面貌。追求利润和发展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原则,但忘记了自己依赖的环境和基础,忘记了中国大陆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那样的企业将难以持续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重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环保、健康等方面投入资金和人力。而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口出狂言、不把中国大陆政府和人民放在眼里,让人们感到非常失望和不满。他们强烈谴责他的行为,并提醒其他企业也留意到这样的问题。
总之,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环境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的言行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是伤害了整个社会。企业家们应该摒弃这样的行为,积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如今,中美关系日益紧张,贸易战和科技战也越来越激烈。美国一方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中国的科技产业与全球产业链脱轨,以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不过,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全世界国家的支持,反而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警惕和指责。
其中,华为是其中最受影响的公司之一。在美国强力打压下,华为的市场份额直线下降。与此同时,苹果则成为了最大的赢家。2019年华为强势崛起时,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剩8%。而时隔几年,苹果市场份额暴涨至20%,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利润的绝大部分。
虽然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维持这种状况并不容易。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开始采取反制措施,对禁售和封杀美国公司进行打击。比如,由于安全问题,美光已经被禁售封杀。
苹果也可能面临相同的情况,一旦中国的供应商不再为其供货,苹果就可能在中国市场被禁售。这将对苹果带来致命的打击,可能导致其一下子就崩塌。
为应对这种危机,苹果采取了多种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转移产业链,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库克曾在今年3月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并持续为中国市场投资。但回到美国后,苹果却加码在印度生产。
据苹果供应链消息,目前印度供应商已经在大规模量产iPhone 15的外壳配件。苹果计划在2023年实现部分颜色iPhone 15在印度的组装生产,2024年产能将达到2000万部。
对于苹果来说,转移生产线是一条必走之路。虽然这会带来一定的生产成本提高,但与其面临中国市场的封杀和风险相比,这种代价还是可以接受的。此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带来更多的市场平衡和商业机会。
不过,作为苹果用户和爱好者,我们并不希望苹果在中国市场遭遇麻烦。希望苹果公司能够继续为中国市场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能落实其承诺,保持对中国的投资和关注。
中美关系可能会时刻发生变化,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够共创一个和平、公正、理性的国际关系和商业环境。
据最新消息,为了满足苹果公司的计划,富士康将投资至少2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工厂,将未来至少3000亿美元的产能从中国大陆搬到印度。高管表示,未来将在印度提供至少10万个劳动岗位,以让印度成为富士康的超级代工厂。这显然表明,富士康的最终目的是将印度作为中国大陆的替代品。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加速与中国大陆的供应商“脱钩”。其中,欧菲光因过度依赖苹果而被踢出果链,净利润亏损3.58亿,已经拉响了退市警报。因此,央视曾呼吁中国供应链企业,减轻“苹果依赖症”,推动多元化经营,避免因苹果断供导致的经营问题。
最近,苹果公布了2022财年的供应商名单,其中有13家中国供应商再次被踢出果链。其中面板大厂天马微电子、科嘉和台耀科技被“踢出”,而日韩企业的名单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苹果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核心配件几乎都来自美、日、韩企业,比如三星、LG、SK海力士等韩企所提供的屏幕、内存、闪存,比如日本索尼、铠侠所提供的相机CMOS、DRAM,比如美国高通、博通、美光所提供的基带、DRAM,以及台湾省台积电为苹果代工A系列芯片。
然而,中国大陆这49家供应商中几乎没有一家芯片厂商,几乎全都提供像线缆、面板玻璃和外壳这样的配件,没有技术含量且附加值较低。所以,一旦印度在苹果和富士康的支持下,建立起完善的配套产业链,这49家中国供应商很快就会被替代。
对于这49家中国供应商来说,一定要遵循央视的警告,想尽一切办法减轻“苹果依赖症”,从而推动多元化经营,做好随时被苹果断供的准备,避免欧菲光的覆辙。我们呼吁广大产业链企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蓄势待发,以应对苹果公司逐渐“脱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仅需要改善自身产业链,还应该观察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趋势。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拓展其他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化运作,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投资和经济收益。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是苹果的御用代工厂。2007年,富士康开始为苹果代工第一代iPhone,与苹果紧密合作,一步一步发展壮大。因此,富士康的成功也离不开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势崛起,以及中国大陆政府在基建和供应链体系上的投资。中国大陆的高素质人口也成为富士康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近来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的言论却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在媒体面前威胁撤离厂房并吊打工人的举动,完全不体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文化面貌。追求利润和发展是一个企业的基本原则,但忘记了自己依赖的环境和基础,忘记了中国大陆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那样的企业将难以持续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重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例如在环保、健康等方面投入资金和人力。而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口出狂言、不把中国大陆政府和人民放在眼里,让人们感到非常失望和不满。他们强烈谴责他的行为,并提醒其他企业也留意到这样的问题。
总之,一个企业的成功离不开环境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的言行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更是伤害了整个社会。企业家们应该摒弃这样的行为,积极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福利。
如今,中美关系日益紧张,贸易战和科技战也越来越激烈。美国一方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将中国的科技产业与全球产业链脱轨,以维护自身的霸权地位。不过,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全世界国家的支持,反而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警惕和指责。
其中,华为是其中最受影响的公司之一。在美国强力打压下,华为的市场份额直线下降。与此同时,苹果则成为了最大的赢家。2019年华为强势崛起时,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仅剩8%。而时隔几年,苹果市场份额暴涨至20%,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利润的绝大部分。
虽然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但是维持这种状况并不容易。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中国开始采取反制措施,对禁售和封杀美国公司进行打击。比如,由于安全问题,美光已经被禁售封杀。
苹果也可能面临相同的情况,一旦中国的供应商不再为其供货,苹果就可能在中国市场被禁售。这将对苹果带来致命的打击,可能导致其一下子就崩塌。
为应对这种危机,苹果采取了多种策略。其中之一就是转移产业链,将部分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印度。库克曾在今年3月表示看好中国市场,并持续为中国市场投资。但回到美国后,苹果却加码在印度生产。
据苹果供应链消息,目前印度供应商已经在大规模量产iPhone 15的外壳配件。苹果计划在2023年实现部分颜色iPhone 15在印度的组装生产,2024年产能将达到2000万部。
对于苹果来说,转移生产线是一条必走之路。虽然这会带来一定的生产成本提高,但与其面临中国市场的封杀和风险相比,这种代价还是可以接受的。此举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苹果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带来更多的市场平衡和商业机会。
不过,作为苹果用户和爱好者,我们并不希望苹果在中国市场遭遇麻烦。希望苹果公司能够继续为中国市场带来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能落实其承诺,保持对中国的投资和关注。
中美关系可能会时刻发生变化,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够共创一个和平、公正、理性的国际关系和商业环境。
据最新消息,为了满足苹果公司的计划,富士康将投资至少20亿美元在印度建设工厂,将未来至少3000亿美元的产能从中国大陆搬到印度。高管表示,未来将在印度提供至少10万个劳动岗位,以让印度成为富士康的超级代工厂。这显然表明,富士康的最终目的是将印度作为中国大陆的替代品。
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加速与中国大陆的供应商“脱钩”。其中,欧菲光因过度依赖苹果而被踢出果链,净利润亏损3.58亿,已经拉响了退市警报。因此,央视曾呼吁中国供应链企业,减轻“苹果依赖症”,推动多元化经营,避免因苹果断供导致的经营问题。
最近,苹果公布了2022财年的供应商名单,其中有13家中国供应商再次被踢出果链。其中面板大厂天马微电子、科嘉和台耀科技被“踢出”,而日韩企业的名单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
但需要注意的是,苹果的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核心配件几乎都来自美、日、韩企业,比如三星、LG、SK海力士等韩企所提供的屏幕、内存、闪存,比如日本索尼、铠侠所提供的相机CMOS、DRAM,比如美国高通、博通、美光所提供的基带、DRAM,以及台湾省台积电为苹果代工A系列芯片。
然而,中国大陆这49家供应商中几乎没有一家芯片厂商,几乎全都提供像线缆、面板玻璃和外壳这样的配件,没有技术含量且附加值较低。所以,一旦印度在苹果和富士康的支持下,建立起完善的配套产业链,这49家中国供应商很快就会被替代。
对于这49家中国供应商来说,一定要遵循央视的警告,想尽一切办法减轻“苹果依赖症”,从而推动多元化经营,做好随时被苹果断供的准备,避免欧菲光的覆辙。我们呼吁广大产业链企业高度关注这个问题,蓄势待发,以应对苹果公司逐渐“脱钩”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不仅需要改善自身产业链,还应该观察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趋势。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可以拓展其他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化运作,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投资和经济收益。
上一篇:参访富士康郑州科技园
下一篇:富士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