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举办科技日活动,并正式发布三款电动汽车,分别为轻型 SUV Model C,豪华轿车 Model E 和电动巴士 Model T。这三款车型的亮相足以显示富士康的多元化战略布局,即想在为消费电子企业代工之外,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据了解,这三款车将由富士康和汽车制造商裕隆汽车有限公司的合资企业鸿华先进公司制造。富士康同时还发布了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这是富士康宣布造车后,第一次向外界展示旗下的产品。
发布会现场,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驾驶Model E驶进会场。郭台铭称,这三台电动车是自己71岁最好的生日礼物。据介绍,Model E车型定位中高端豪华轿车,这款车的外形是鸿华先进与国际知名汽车设计公司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共同研发的。鸿海Model E支持人脸识别开门、智能车窗等功能,后座可当做行动办公室支持自动驾驶。性能方面,该车百公里加速2.8秒,动力输出可达750匹马力,续航最高750公里。

Model C是面向一般家庭用户开发的车型。该车长4.46米,轴距2.86米,提供5+2座位,拥有0.27 cd低风阻系数。这款车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仅需3.8秒,续航最长700公里。Model T电动巴士采用电脑分析模拟平台设计,满足了美国联邦运输管理局的法规标准,已经完成了20万公里的耐久测试,以及1000小时以上的刚性强度测试,证明了车辆的安全性。
富士康副董事长曹启森表示,他希望5年后,富士康电动汽车业务的估值能达到约350亿美元。
由于消费电子业务增速放缓,且竞争越来越剧烈,因此富士康转型的愿望也十分迫切。近两年来,富士康在造车领域可谓是四处出击,根据不完全统计,吉利汽车、Stellantis、美国初创汽车公司Fisker、拜腾汽车、泰国能源集团PTT等均与富士康展开了各领域的合作。
本月,富士康还从美国初创企业洛斯敦汽车公司手中收购了一间位于俄亥俄州生产电动汽车的工厂。今年8月,该公司还在台湾收购了一家芯片厂,旨在满足未来对汽车芯片的需求。
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科技分析师表示:“到目前为止,富士康取得了相当好的进展。”富士康还为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即到2025年至2027年,为全球10%的电动汽车提供零部件或服务。
然而光听这个名字,想必很多人就对富士康造车的诚意皱起了眉头,如此模仿特斯拉汽车的命名形式,是真的想和特斯拉较劲,还是想蹭热度造势,从而达到“告知”相关企业自身的制造能力,从而为相关企业提供代工服务?路透社更是直接指出,这或许就是在向苹果证明自身有足够实力能够成为未来苹果汽车的代工企业。

不得不指出的是,富士康潜在的大客户人选苹果汽车正在遭遇一系列动荡,在过去的几个月间,苹果造车项目已经连续失去了四名高管,且都是顶级经理,可谓是人事管理的大“地震”。可以看到,苹果汽车本身的汽车项目进展可能并不如原先预计那般顺利。
在潜在客户进展缓慢的当下,富士康加速自身的汽车业务进展或许是正确的考量。但是有众多停留在样车甚至PPT阶段的造车企业难产的案例在前,造车的困难程度并不如郭台铭所说“就是iphone加四个轮子”这般简单。再加上富士康多年来累积下来的并不那么出众的口碑,在汽车这一十分注重品牌效应的领域内,想要依靠富士康这一品牌去搏杀,难度显而易见。